海绵厂的火灾危险性极高,主要源于其原材料和产品的易燃性、燃烧速度快、释放有毒气体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多重风险因素,因为平时一定要做好防火!淮安海绵厂今天就来说说海绵厂的火灾危险性。
海绵厂火灾危险性的主要表现
原材料与产品的易燃性。
海绵生产的主要原料如多元醇、异氰酸酯等属于易燃化学品,成品海绵因多孔结构具有极大比表面积,遇明火或高温(如电火花、烟头)极易引燃。
边角料和粉尘易悬浮形成爆炸性粉尘云,堆积的碎料可能闷燃或快速燃烧。
燃烧特性与危害。
燃烧速度快:海绵结构疏松含氧量高,火势可在数秒内蔓延至整块,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火灾。
高温与毒气:燃烧时表面温度可达1000℃以上,释放氰化氢、一氧化碳等剧毒气体,增加窒息和中毒风险。
灭火难度大:易深层阴燃,扑灭后易复燃,需大量水或泡沫灭火剂。
生产环节的风险因素。
聚氨酯发泡过程放热剧烈,可能引发自燃;高温设备(如固化炉)操作不当易起火。
电气线路故障、静电积累或违规操作(如无证电焊)也是常见诱因。
管理与环境缺陷。
部分企业存在消防验收缺失、防火分区未隔离、安全培训流于形式等问题,加剧火灾后果。
夏季高温天气进一步增加原料自燃风险。
典型案例与教训
约旦安曼海绵厂火灾(2023年):高温致易燃物起火,建筑物坍塌。
嘉兴海绵厂火灾(2022年):因废海绵混杂物摩擦起火,6人死亡,暴露防火分隔与培训缺失。
南通通州区火灾(2025年):聚氨酯原料燃烧迅速,过火面积大。
防范措施建议
技术层面:安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,采用阻燃建材,严格分区生产与仓储。
管理层面:规范危险作业审批,定期消防演练,强化原料管控与通风。